為什么客戶都認為自己比工業(yè)設計師更會設計?
很多客戶請的是“設計師”,卻把他當做“繪圖員”在使喚,這是為什么?
1.如果設計師的方案第一次無法打動客戶,一般來說,就會面臨“降級”風險。
2.由于被雇傭的原因,大部分設計師不占上風,無論是氣場,或是設計主導性。
有時設計師費盡心思做出來的設計被客戶一票否決,
——“這設計不行,看過XXX嗎?我喜歡那種風格?!?/p>
——“這不是我想要的那種感覺,能再簡約一點??!?/p>
——“你完全沒明白我的意思,之前不是說好了嗎?”
客戶也很困惑,
——“為什么設計師的東西達不到我要的水平?”
——“花了這么長時間設計就給我這么個東西?”
——“他無法理解我的設計想法和要求?”
——“我設計得都比他好?!?/p>
設計被反復修改,改到最后雙方都身心疲憊,這真是一個難解的問題。設計師和客戶之間的關系似乎充滿著火藥味,好像只能站在對立的立場才能完成這場兩敗俱傷的合作。但設計師和客戶并不是天生的敵人,這樣的矛盾到底是怎么產(chǎn)生的?我們又該如何解決?
1.第一感覺未必對
設計就像相親,很多客戶相信第一感覺,第一版方案可能直接導致合作流產(chǎn)。雖說設計本身就是感官的服務。但設計不是批量商品,是一個服務過程,第一感覺不代表一切。
同時,許多客戶不知道自己潛在需求,但設計師做出來的,又不是他想要的。這并不是設計水平問題,而是需要一個磨合過程,因此,相信第一感覺,但不迷信第一感覺,給設計師多一次機會也就是給自己多一次機會。
2.你足夠信任他嗎?
信任是種很微妙的感覺,尤其是在陌生人之間快速建立信任感更是難得。客戶在與一位設計師初次合作時,內(nèi)心往往充滿著不確定。以至于想方設法地介入設計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在字體、顏色、內(nèi)容、排版、風格所有細節(jié)上都不斷強調(diào)自己的想法,設計師甚至無法有發(fā)揮的空間。最后的設計方案又真的是客戶想要的嗎?反而質(zhì)疑設計師的專業(yè)水平。
客戶在最初選擇一位設計師合作時,通過看他過往的設計作品、項目經(jīng)驗來評估設計師的能力。如果對他的作品感到滿意,給設計師足夠的信任感和空間,相信他在設計領域的專業(yè),也許下一個奇妙的創(chuàng)意會讓產(chǎn)品大放異彩。
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有實力的設計師作品越來越多,越來越好,客戶很多是他的粉絲,研究他的作品很久了,第一次接觸之前其實信任就建立了,這也是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設計產(chǎn)業(yè)的一大特征。
基于這點,我想給設計師一點建議:網(wǎng)絡宣傳不可盲目,盡量把較為優(yōu)秀的一面拿出來,不要是圖就往外發(fā),另外,多用完工實景作品,如今客戶很少追著效果圖去找設計師了。優(yōu)秀的作品,對于前期客戶的信任度是很有幫助的。
信任感是相互的,客戶給予設計師信任感,設計師也抱著同理心相處。我們要知道,客戶比設計師更了解自己的產(chǎn)品,但客戶往往不知道如何表達,準確傳達需求。這時候,設計師要做的是相信客戶在產(chǎn)品方面的專業(yè)見解,并用心傾聽:產(chǎn)品設計的初衷、以往的設計風格、哪類目標人群、有哪些競品…
3.你的溝通,有效嗎?
拋出這個問題時,客戶和設計師都會大呼:我們肯定會溝通??!但什么是有效溝通?不是說客戶甩給設計師幾個case,“我喜歡這種大氣的風格,照著這個做就好。”或者直接給到項目設計的brief,讓設計師自由發(fā)揮,當最終方案呈現(xiàn)時又埋怨設計師不懂他的心。
設計師在與客戶溝通時,總是質(zhì)疑客戶的審美和品位,試圖爭辯并說服客戶他的想法是錯誤的。而沒有站在客戶的立場思考為什么想要這樣的設計,如何通過自己的專業(yè)去幫助客戶實現(xiàn)。
客戶學會將需求全面、豐富直觀地表達給設計師。當不能給到明確的需求和期望時,可以多提供幾種喜歡的設計風格,與設計師充分溝通。一位專業(yè)設計師在理解需求的基礎上,也會主動提供幾種不同的風格案例,引導并建議適合的風格。在開始設計前,客戶和設計師的想法達成一致,會為后續(xù)的合作節(jié)省不少時間~
當與客戶對項目計劃達成共識后,才正式啟動項目,并每天推送客戶項目的更新進度。他們明白與客戶保持有效和緊密溝通的重要性,也懂得每次的提案代表什么,因此概念方案都是好幾輪,每輪都非常詳細,從項目分析到立意,從元素提取到方案構思,到平面到三維效果圖,再到材料使用,藝術品,軟裝整體概念方案,非常嚴謹與想盡。
設計不是脫離實際的存在。設計師最重要的是多思考如何通過為客戶創(chuàng)造商業(yè)價值,而不是比誰的審美情趣高。任何浮于表面、華麗好看的設計如果無法提高產(chǎn)品的附加值,那都是不合格的設計。當客戶提出一個想法時,設計師不要立刻否決,學會換位思考。
設計是整條產(chǎn)品線上的重要一環(huán),但不是唯一的。客戶更多地是站在全局角度去思考產(chǎn)品,設計不是獨立的個體,要與整體產(chǎn)品風格保持一致,在這一點還有什么比與客戶深入溝通更有效的方式呢?
4.忘掉雇傭吧,這是一場合作!
很多時候客戶會擔心,設計師不會認真對待自己的產(chǎn)品。但是他們忘了,合作是相互的,每一個設計都代表著設計師的個人形象。設計師同樣希望所設計出來的作品富有創(chuàng)造力、生命力,能夠彰顯產(chǎn)品價值。當雙方抱著相互尊重的同理心,設計出來的產(chǎn)品也許會超乎你想象的期待。
設計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次設計合作中,既充分理解客戶的需求,又不一味滿足客戶的需求。設計師的責任在于想到客戶已知的,幫助客戶還未想到的,甚至帶著他們探索未知的可能,讓每一次創(chuàng)意充分發(fā)酵~
你們發(fā)現(xiàn)了嗎?如果設計師想要證明自己的設計能帶來更大的商業(yè)價值,要學會比客戶更懂需求。去了解產(chǎn)品、做調(diào)研、舉實例、擺數(shù)據(jù),把所有的想法全面客觀呈現(xiàn)給客戶,再告訴他這樣的設計是不是更適合。想要讓客戶相信你的判斷,就要比他更明白需要什么。
為什么客戶都認為自己比設計師更會設計?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??蛻艉驮O計師從來不是站在對立的兩面,客戶給予設計師多一些信任感,設計師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設計,雙方之間有效充分的溝通,讓設計真正打動人心~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上海工業(yè)設計公司|浪尖設計
十佳工業(yè)設計公司
官網(wǎng):http://m.yagesm.cn
工業(yè)設計沖動驅(qū)使我們一直向前!